2018年1月1日,“深圳君焯-广和2018迎新茶话会”暨“张涤生(院士)整形外科学术思想研讨会”于深圳广和整形隆重举行。
中国整形美容界泰斗高景恒教授 、 鲁开化教授 、张涤生(院士)整形外科基金会秘书长干季良教授、亚太美容外科学会大中国区理事长尹卫民博士,围绕如何发扬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张涤生院士的整形外科学术思想,倡导中国年轻的整形医师“用爱来呵护和尊重生命”等议题展开交流与讨论。
张涤生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一级教授,中国整复外科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张院士出版了《整复外科学》、《神在形外》、《颅面外科学》、《淋巴医学》等著作。张院士说:“整形美容学科还比较年轻,我总结这些经验写下来,希望以后有人能够超越我。”这是多么宽广的胸怀,常言道“名师出高徒”,张院士培养出的“高徒”一个个“青出于蓝胜于蓝”,是以上海九院整形外科能够成为中国整形美容界的学术高地。
张院士突出的贡献,就是打破整形外科传统的医疗观点,指出必须把组织器官缺损畸形在形态上的修整和在生理功能上进行大限度的恢复两者结合起来,被誉为中国"整复外科之父",在世界整形界享有盛誉。
尹卫民博士在研讨会中回顾了自己与张院士这位从医路上良师的结缘历程:
1986年,尹博士在大学求学期间,来自上海九院的带课导师推荐了张涤生院士著作《整复外科学》成为尹博士的整形美容入门书
1990年,在上海九院任职时张院士亲自查房
1991年,前往张院士居所拜访
1996年,学术交流活动中求教
2000年,深圳地区成立高级医师研修班,受教于张涤生院士、高景恒教授 、 鲁开化教授
2005年,尹博士翻译出版《现代韩国鼻整形》,赠书给张院士
2009年,张院士分享自己生活中的趣事
2011年,张院士与尹博士探讨雕塑美学
尹卫民博士说:
张涤生院士勇于探索,用尽一生来研究专业、学术,生活清贫;对病人则胸怀大爱,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
尹卫民博士由衷地表示:自己能有幸成为一个合格的整形医师,得益于众多前辈名师的言传身教,特别是上海九院包括张涤生院士在内的众多师友们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这是中国整形医师的学术之光,自己有义务把这一份光芒发扬光大。从2012年创办至今已经5年有余的“君焯英才助学金”,已经帮助了50位贫困的医学生,也正是受到这种医学大爱的感召。
尹卫民博士也在研讨会的现场提出一个疑问:
在当今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潮流下,我们要学习张涤生先生的哪些思想?
高景恒教授说:
张涤生院士教导我们,“手术刀虽小而轻,但责任却重于泰山。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千万不能初试‘牛刀’,把病人当做试验品。”“人脸不是试验田,毁之难复,不能让‘赚钱’去主宰性命交关的事。”整形医师应该以不损害病人利益为第一位。张院士是上海九院的教授、中国的整形教授、也是世界医学界的伟大教授。我主编的《美容内科学》即将出版,美容内科学有一个理论:结构是形态的基础,结构完善了,外在形态也会改善。我希望为中国整形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鲁开化教授说:
虽然居于80多岁高龄,但不曾懈怠于学术的研究。尹卫民博士提议推广张涤生院士的整形手术思想,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呵护生命、尊重生命永远是整形、美容的出发点和归宿,张涤生的这种思想影响了我的一生,我也非常愿意为张涤生的整形学术思想传播做一个推动者,希望更多的整形医师真正尊重生命、尊重求美者的愿望。
干季良教授说:
张院士是我的授业恩师(79年研究生导师),尹卫民博士举办“张涤生(院士)整形外科学术思想研讨会”,证明尹博士是一个不忘师恩的人,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尹博士感恩自己的老师,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美德。
张涤生(院士)整形外科基金会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赞助,评选了中国年轻的优秀整形医师支助求学和科研,也举办了多种救治唇腭裂患者、青年医师培训班等公益活动。
干教授欣然为广和整形题词
但非常可惜的是,对张涤生院士学术思想的推广传播工作做的还不够,非常感谢尹卫民博士今天郑重建议,也趁着今天这样一个契机,和高景恒教授 、 鲁开化教授等更多整形前辈一起积极推动张院士学术思想的传播。
尹博士总结了3位大咖的发言,也再次表达了对高景恒教授 、 鲁开化教授、干季良教授远道而来的欢迎。尹博士表示:要推广张涤生院士的整形学术思想,首先要获得九院的授权首肯,一支没有思想、没有理想的部队是战胜不了任何艰难困苦和敌人的,中国的整形医师们应该在张涤生院士学术思想的指引下,在学术专业上不断研究创新、积极进取,为全人类做出更多贡献。
深圳广和整形致力打造具文化氛围的医疗美容机构,君焯-广和愿为张涤生院士整形学术思想的传播做马前卒,不求名不求利,只为把张院士的伟大思想传承下去。